今天发小的妹妹相亲见面,对于老家这边的习俗简单记录一下。

在老家这边,对于那些年龄稍大还未成亲的孩子来讲,相亲-结婚,似乎是很多人要走的一段人生历程。

至于媒人,现在很少有那种专业以说媒为生的人了,大都是一个村里的邻居担当此角,然后邻居通过直接的人际关系网得知一些亲朋的孩子信息,然后开始撮合一段。就拿今天的见面来讲。说媒的人是我婶婶,男方是我婶婶老家那边的亲戚。

在老家通过媒人口头告知的信息,来决定是否相亲看一看,这是第一步。如双方决定相亲,会选一个好日子,一般是男方开着车去女方的村子里互相看一眼,多少会带一些烟分发给村里的街坊。这个过程来讲是不怎么花钱的。

如果两个人互相看对了眼,那么就会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—- 见面。这第二步也是最花钱的,因为决定见面了就相当于男方是要想女方提亲定结婚日子的,婚礼钱肯定是要备好送过去的。听说今天的相亲礼钱有16万8千块之多。

最后一步那就是真的结婚了。

关于这个相亲过程,有一点很让我深思,那就是中国的男权。为什么这样讲呢,因为在相亲前,发小和他父亲是不在家的,在石家庄干活。因为家里的女孩子要见面了,所以家里的男人都急忙从外地赶回来了。

在乡下任何一家,凡事家中有大事情需要定夺,基本上是要有家里的男人在场。我的母亲刚好符合这点。家中大事基本上是由我父亲决定。而且我平时跟母亲聊天时,母亲也会说:“谁家家里不是有男人撑着” 之类的话语。

对于这个相亲的事情,我没有半点批判的意思。但从情理上来讲,家中孩子相亲见面,是该父母亲人在场的。我所感慨的是虽然提倡男女平等多年,但是每逢大事情需要定夺的时候,家这边男人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。